骨關節的作用非常大,是維持關節功能,保證人體能正常運動的關鍵。如果骨關節損傷可能會導致關節疼痛、腫脹、變形,甚至影響走路。因此,當出現骨關節損傷時應及時治療,以免導致更嚴重的并發癥,從而給日常生活帶來不便。那么骨關節損傷的嚴重并發癥有哪些呢?
1、嚴重感染
如果骨關節損傷后出現局部關節疼痛、紅腫等情況,可能由于外傷嚴重,軟組織缺損、或是清創不徹底、抗菌不及時造成了嚴重的感染。此時應積極抗感染治療,也可配合物理治療來緩解癥狀。
2、損傷性關節炎
是由于創傷引起關節軟骨表面不平整,關節與軟骨之間發生了磨損,造成關節退變和疼痛,此時應積極藥物治療。
3、缺血性骨壞死
骨關節損傷嚴重的情況下,損傷部位會因缺乏血液供應而壞死,出現骨折、碎裂等情況,還可因變形而繼發骨性關節炎,引起關節疼痛和功能障礙。
4、缺血性肌攣縮
缺血性肌攣縮是由于骨關節損傷部位嚴重,損傷部位供血不足或活動不足導致的。如果此時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造成嚴重的肢體畸形或殘疾。
5、關節僵硬
關節僵硬是指正常的關節旋轉、屈伸功能受到了限制,主要是由于活動減少,關節周圍組織滲液充血、水腫造成的。
下肢和骨盆骨折后,由于長期臥床,會導致靜脈血回流緩慢,加之損傷所致血液高凝狀態,易發生血栓形成。如果血栓脫落會形成肺栓塞,嚴重時會危及生命。
通過以上介紹,想必大家對骨關節損傷的嚴重并發癥有所了解。需要提醒的是,如果發生了骨關節損傷,一定要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治療,千萬不能拖延耽誤病情。此外,在疾病的康復期,還應配合醫生合理的進行康復鍛煉,加速骨關節修復。
- 上一篇:第一頁
- 下一篇:關節不舒服?若有這4個癥狀別拖延,或是類風濕性關節炎